一同窗即将离开南方,去华东帮他姐夫打理工厂。一帮老同学约好,在其行前聚一聚,地点就选在他的住处。
周日我很早就动身了,一小时车程,到达时其他同学还未到,我便和他聊了起来。原来他的父母和他的一对儿女都住在一起,公司分了一间宿舍,不够住,又找公司租了间隔壁的;虽然拥挤、简陋些,但一家人在一起,也其乐融融!
正当我们聊到万恶的房价导致他在这边买房的愿望落空还被妻子埋怨时,他的父亲回来了,一位头发花白、身材中等的老人,眼神有些落寞:这似乎是每个来异乡帮忙儿女带孩子的老人共有的眼神,我在父母眼中也偶尔看到过。我问老人在这边习惯吗,老人回答很干脆:不习惯!我和同学相对一笑,同学脸上有些无奈!
我想自己的笑中也有苦涩吧!因为我的父母也在这边帮我们带小孩,也总说在这边不习惯,让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无能:父母老了老了还要离开老家来到异乡,努力逼着自身来适应这边的生活,更要每天神经紧崩的带孩子(因为车辆太多和经常听来的其他小孩被拐走的消息,让他们都无法将悬着的心放下)!
其他人陆续来了,同学忙着去做饭(这位学霸同学做的一手好菜),他父亲也站起来,走到厨房里帮忙了。
吃饭时老人喝了点啤酒,在我们敬酒时,他说:我们老了,没什么用了,就算我们过得不习惯,我们也要呆这儿,能帮他们一点算一点吧;哪天帮不动了,那就回老家呆着去吧!比起其他还有很多孩子和父母长期不能在一起的,我们也还算不错了……
我们沉默了,同学眼眶有点发红,起身转过头就向厨房去了,嘴里说着:我去拿点调料。
同为农家子弟的我,能感受到他此刻的心酸。我们的父母都是50年代出生的农民,在他们心中,孩子能读书出去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他们绝大部分是夫妇两个人种着十几亩田地(湖北农村),为了收入高一些,其中大部分是要种两季的水稻。我们从小就看着他们口朝黄泥背朝天的劳作;在稍长大时我们亲身体验到了那种艰辛:在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里,父母四、五点就起床出去割稻谷或扯秧苗;六点多我们在家做好饭、洗好衣服,等父母回来一同吃完饭,再全部去田里;中午错开最热的时候休息一下,下午三、四点又出去,直至晚上八、九点才回来,有月亮时甚至要到十点多。即便如此,到头来仍是收获不多,除去交给国家的和自己的口粮,他们只能将余下的晚稻碾成米,在冬天的清晨,一袋一袋的拉到只养鱼没种田的那些村里去卖,只为一袋能多卖3到5块钱,然后全部邮汇到我们的学校。
父母一直是我们这代人的学习动力和源泉。还记得快毕业前的一个寒假,父亲给我看了刚毕业去南方打工的兄长寄回的信。其中有一段写到,读书时有一次他们班主任拿出一同学的作文在班上念,念到”我读书只为了我辛勤劳作、逐渐衰老的父母”时,全部女同学都哭了,男同学则双手掩面或埋头于桌面下。这句话戳到了这些寒门学子最柔软的地方,道出了他们的心声!直至今日,每次想到这句,我都不禁鼻中酸楚。
“自古英雄出寒门”,原以为已从父母那里传承到了坚韧、勤劳的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应可以改善父母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过的更体面;然而在疯狂的年代里,一切按步就班的努力,显得那么无力与渺小!前两年流传一个说法:我们读小学时,大学不要钱;读大学时,小学不要钱;我们是被坑的一代!但细细想来,被坑的其实是我们的父母,因为出钱的还是他们。
但我们的父母是朴实、宽容的!读书时常用”蜡炬成灰泪始干”赞美老师,后来了解到诗的出处,诗人原来是想表达男女爱人的相思。今天看来,这些形容已不太贴切,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才是这样的:爱的深沉、爱的无私、爱的彻底!
2017年2月27日写于深圳。
小编备注:
本文系呱呱叫网三月“感谢与感恩”征文,感谢作者的辛劳。特别感谢本次征文的赞助商:
冠名赞助:
特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