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手记之廿二:古巴印象(二)(by 康健)

团组终于有出海考察景点的机会,大家都很兴奋,团里的美女老板们更是打扮得楚楚动人。古巴人出海须有“出海证”,可能是防止偷渡吧。船员个个年轻英俊,极会调动情绪,营造氛围,给大家送上各式饮品,鼓动大家随歌起舞。达总边喝边跳,舞姿优美,当年沪上名校舞蹈亚军的底子还在。老唐是舞盲,躲在船尾狂饮免费啤酒,两眼紧盯着达总的酒杯,生怕洒到那个美丽中年舞伴的酥胸上。一曲终了,大山讲起三年前习近平首访古巴,曾在哈瓦那老城和劳尔卡斯特罗合唱《东方红》,号召大家也唱一首。达总问大山会不会唱《国际歌》?大山是古共党员,立马用西班牙文唱了起来,船长,水手唱,大家也跟着唱。美女环绕,达总自然要炫耀一把,直接唱法文原版。团里五零后,六零后唱得最投入,七零后跟着哼哼,八零后嘴唇蠕动,九零后呆若木鸡。列宁的话萦绕在老唐耳边:一个有觉悟的工人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曲调,找到同志和朋友。
雪茄乃古巴著名特产,每年出产两亿多支,驰名全球。雪茄两字源自徐志摩,因为“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游览哈瓦那时,大山带去参观最大的国营雪茄厂,有五百名工人。熟练工每天可以制作八十到一百二十支雪茄。厂内有很多学徒,经过近一年的培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够最后正式上岗。老唐曾在故乡的食品厂打工,觉得和八十年代中国的国营厂很像。这家厂子肯定经常接待来访,工人都见怪不怪,哼着小曲吸着烟双手不停地忙碌着,都是纯手工制作。达总曾说最好的雪茄都要少女制作,要在大腿上来回撮卷,看来全是瞎掰。趁监工不注意,有工人偷偷举起写着“二十红币,五只雪茄”的纸牌,大家立马心领神会。工人假装小憩,错身时飞速递过雪茄,团里的老板们也同样迅雷不及掩耳地塞过纸币,李博士买的最多,大呼划算。老唐当年顶多就是偷吃几块高粱饴糖,格外佩服古巴工人胆大心细。厂外很多倒卖雪茄的,也分不清真假,老唐不抽烟,何况雪茄,其实主要还是囊中羞涩,一支都没买,全团只有老唐这样,引来达总鄙夷的目光。
哈瓦那老城底子很好,就是有些老旧失修。核心区域的下水道还是一百多年前修建的。国会大厦远看十分雄伟壮观,走近之后尽显老态。不远处就有“华人街”, 还有“孔子公园”,上次来时,老唐和父母还在唐人街吃过饭。其实这里华人已经不多了,鼎盛时期有十几万华人。五九年革命之后古巴开始没收私人财产,华人未能幸免,纷纷倒闭破产,逃离古巴。现在虽然改革开放,华人在古巴做生意也还有诸多限制,大山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古巴人通婚。团里都是已婚人士,只有达总理论上是单身,虽然他儿女双全,连孙辈都有了。
接着参观独立广场,以前卡斯特罗常在此处发表演说。旁边楼上有切·格瓦拉的大幅头像,他早已成为世界偶像,其实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他。老唐心底十分崇拜这种为理想放弃一切,不断追求的英雄人物。格瓦拉访华时见过毛泽东,两人惺惺相惜,详谈甚欢,临别还签名互赠游击战方面的小册子。毛泽东欣赏年轻的格瓦拉,似乎看到年轻的自己;格瓦拉则崇拜游击大师毛泽东,长女出生后,他写道“我非常高兴有了她,我那共产主义的灵魂兴高采烈,因为她长得像毛泽东”。相形之下,卡斯特罗和毛泽东从未谋面,更有各种分歧误解,甚至相互诋毁谩骂,中古两党真正重建友谊是在江核心时代。
晚饭前自由活动,老唐想看看哈瓦那百姓的日常生活。许多住宅都是大杂院模样,大门外依稀可见旧日辉煌,里面分割成一家一户,满是胡搭乱建的小屋棚子之类。居民家里的海尔冰箱由政府担保贷款十年,中国产的电视机、自行车等家电也是分期付款,这些都是最近这些年才有的。古巴人对中国人比较友好,老一代的都知道毛泽东,周恩来,年轻的知道成龙,李小龙。习主席曾说过,中国和古巴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看来所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