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中有《早餐是危险的》以及《不吃早餐更危险》两个对立观点的争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近日,据英国《spectator》网站报道,临床生物化学教授TerenceKealey在新出版的新书《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中详述了吃早餐对健康有害,引发健康界和医学界的热烈讨论。虽然这个观点语出惊人且与常识相左,但发言者却是一个十足的权威人士。 看看Kealey教授的简历就知道,TerenceKealey本人毕业于哈佛,曾经是剑桥的教授,现在是白金汉大学的副校长。 于是,很多朋友在没有判断观点的真伪之前,就已经参与到了社交媒体上的传播热潮之中,纷纷转发评论“吃早餐很危险”。咱们还是先冷静冷静,看看吃与不吃早餐,到底哪个更危险?观点的真伪之前,就已经参与到了社交媒体上的传播热潮之中,纷纷转发评论“吃早餐很危险”。咱们还是先冷静冷静,看看吃与不吃早餐,到底哪个更危险?
分析争论焦点是值得的。
血糖的飙升和平稳,不能单看数值
想解析“吃早餐很危险”这个观点,我们还是需要回到原文。Kealey教授发现早餐的危害是一次偶然。他自己本身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家庭血糖仪测量血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早餐以后血糖飙升,而午餐和晚餐前后血糖平稳”(如果有较真的朋友,这里也为您准备了对应的原文:Anyonecanbuyinexpensivebloodglucosetestingkitsattheirlocalchemist,andwhenItestedmybloodglucoselevelsIdiscoveredtheyrosealarminglyafterbreakfastbutonlymodestlyafterothermeals.)。 可是,稍微有血糖方面知识的人也许都不禁要对文中的“飙升”和“平稳”产生一些疑问。首先,吃饭前后他的血糖指数到底是多少,是早餐前的血糖指数是4,餐后就“飙”到7,还是午餐前血糖指数是10,餐后“平稳”地升到11呢?要知道这两种情况其实并非数值增长那么简单,前者看上去“飙升”,但其实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正常现象;后者看上去“平稳”,却反而是不正常现象。因为餐前的血糖指数也就是空腹血糖的指数从3.9到6.2都是正常的,而餐后血糖,一小时以内能到9都是正常的,但如果餐前就已经是10了,那不管餐后是不是有所飙升,都是不正常了的。
想解析“吃早餐很危险”这个观点,我们还是需要回到原文。Kealey教授发现早餐的危害是一次偶然。他自己本身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家庭血糖仪测量血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早餐以后血糖飙升,而午餐和晚餐前后血糖平稳”(如果有较真的朋友,这里也为您准备了对应的原文:Anyonecanbuyinexpensivebloodglucosetestingkitsattheirlocalchemist,andwhenItestedmybloodglucoselevelsIdiscoveredtheyrosealarminglyafterbreakfastbutonlymodestlyafterothermeals.)。 可是,稍微有血糖方面知识的人也许都不禁要对文中的“飙升”和“平稳”产生一些疑问。首先,吃饭前后他的血糖指数到底是多少,是早餐前的血糖指数是4,餐后就“飙”到7,还是午餐前血糖指数是10,餐后“平稳”地升到11呢?要知道这两种情况其实并非数值增长那么简单,前者看上去“飙升”,但其实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正常现象;后者看上去“平稳”,却反而是不正常现象。因为餐前的血糖指数也就是空腹血糖的指数从3.9到6.2都是正常的,而餐后血糖,一小时以内能到9都是正常的,但如果餐前就已经是10了,那不管餐后是不是有所飙升,都是不正常了的。
观点基本正确。但每个人的正常血糖水平可能有差异,血糖浓度的快速或慢速改变,至少表明胰岛素分泌的功能强弱。
还需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什么是一餐? 通常我们大家认识的餐,就是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7大营养素。也就是需要主食、禽蛋肉食和蔬菜水果。
了解了这个道理后,咱们就可以直接对Kealey教授进行反问了。早晨空腹时进食会导致血糖看上去“飙升”,但是你不吃早餐直接吃午餐的话,你吃午餐的时候依然是空腹的状态,那不是会导致同样的所谓“飙升”效果吗?这么类推下去,为了避免“飙升”,是不是晚餐也不能吃了?
反驳者漏掉了一个细节:两餐之间有没有进食?这个进食可以使得血糖稳定上升,保持胰岛素分泌的基本调节功能。 漏掉的第二个细节是:如果早餐不吃,有没有吃其它代餐?比如坚果和水果,这个里面含有大量糖分和脂肪。
少吃多餐才是更健康的饮食方式
Kealey校长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很多人早上起来并不觉得饿,那为什么还要吃东西,这不是白白地增加卡路里摄入吗(供您参考的对应原文:sincemostpeopletendnottobehungryinthemornings”,“Everyexperimentalstudyshowsthatbreakfastonlyaddstothetotalcaloriesapersonconsumes.”)? 不得不说,这个观点就有点没有营养常识了。只要看过膳食指南的人都知道,不管是中国版的膳食指南,还是美国版本的膳食指南,每天摄入的卡路里都应该是有定数的,根据年龄、性别、工种等个体差异,都能在膳食指南的对照表里找到查询对应的数值。
比如一个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中国男性,中国膳食指南上每天推荐的摄入量是2200千卡。而这两千多卡难道是等你感觉饿了的时候一次性摄入?当然要分配在三餐里分别摄入,少吃多餐才是更健康的饮食方式。当然,如果你有某种特殊的目的,也可以减少一餐,据说日本相扑运动员为了长胖就不吃早餐,把一天的卡路里分成两次吃完。
Kealey校长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很多人早上起来并不觉得饿,那为什么还要吃东西,这不是白白地增加卡路里摄入吗(供您参考的对应原文:sincemostpeopletendnottobehungryinthemornings”,“Everyexperimentalstudyshowsthatbreakfastonlyaddstothetotalcaloriesapersonconsumes.”)? 不得不说,这个观点就有点没有营养常识了。只要看过膳食指南的人都知道,不管是中国版的膳食指南,还是美国版本的膳食指南,每天摄入的卡路里都应该是有定数的,根据年龄、性别、工种等个体差异,都能在膳食指南的对照表里找到查询对应的数值。
比如一个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中国男性,中国膳食指南上每天推荐的摄入量是2200千卡。而这两千多卡难道是等你感觉饿了的时候一次性摄入?当然要分配在三餐里分别摄入,少吃多餐才是更健康的饮食方式。当然,如果你有某种特殊的目的,也可以减少一餐,据说日本相扑运动员为了长胖就不吃早餐,把一天的卡路里分成两次吃完。
少吃多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多餐就意味着胰岛需要比一日三餐的人更加频繁地“加班工作”,导致胰岛疲劳,更会导致胰岛素不敏感。 当然,这个观点不能一刀切,因为每个人每天消耗的热量不一样,还是要因人而异。
不吃早餐才是真的危险
早餐之所以显得比较特殊,是因为吃早餐的时候身体刚刚从沉睡中醒来不久,百废待兴,正是需要补充的时候,如果没及时补充或者补充得不对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比如长期不吃早餐很容易产生胆结石。胆固醇和胆酸比例失衡是导致胆结石的原因之一。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积累了很多胆固醇,正是需要胆酸的时候,而吃早餐刚好可以促进胆酸分泌。空腹时间越长,胆酸分泌越少,胆固醇比例越高,高到析出形成晶体附着在胆囊上,就成了胆结石。 所以,我们相当于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公式:8小时的睡眠+不吃早餐=12小时空腹≈胆结石催化剂。
此外,不吃早餐会导致低血糖,而大家都知道血糖低会头晕,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跑步会晕倒的原因。这是因为血糖浓度是保证脑组织正常运行的前提,血糖浓度偏低时,一开始脑子的反应是饥饿感,得不到补充就会进而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甚至产生幻觉。所以为了有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早餐还是要吃的。
如果说吃早餐我们真的需要注意什么的话,那也是营养搭配。常说“早餐就是要吃得像皇帝”,但可不要误会了这句话,以为大鱼大肉才是早餐的正确打开方式。早餐应该是丰盛而节制的,具体的可以根据我们的膳食指南来设计,让营养多样的活力早餐成为每天睁开眼睛后的第一份期待。 至于Kealey教授的关于早餐分享“新发现”,并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非常不严谨,大家姑且听听,但千万别往心里去。
早餐之所以显得比较特殊,是因为吃早餐的时候身体刚刚从沉睡中醒来不久,百废待兴,正是需要补充的时候,如果没及时补充或者补充得不对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比如长期不吃早餐很容易产生胆结石。胆固醇和胆酸比例失衡是导致胆结石的原因之一。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积累了很多胆固醇,正是需要胆酸的时候,而吃早餐刚好可以促进胆酸分泌。空腹时间越长,胆酸分泌越少,胆固醇比例越高,高到析出形成晶体附着在胆囊上,就成了胆结石。 所以,我们相当于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公式:8小时的睡眠+不吃早餐=12小时空腹≈胆结石催化剂。
此外,不吃早餐会导致低血糖,而大家都知道血糖低会头晕,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跑步会晕倒的原因。这是因为血糖浓度是保证脑组织正常运行的前提,血糖浓度偏低时,一开始脑子的反应是饥饿感,得不到补充就会进而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甚至产生幻觉。所以为了有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早餐还是要吃的。
如果说吃早餐我们真的需要注意什么的话,那也是营养搭配。常说“早餐就是要吃得像皇帝”,但可不要误会了这句话,以为大鱼大肉才是早餐的正确打开方式。早餐应该是丰盛而节制的,具体的可以根据我们的膳食指南来设计,让营养多样的活力早餐成为每天睁开眼睛后的第一份期待。 至于Kealey教授的关于早餐分享“新发现”,并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非常不严谨,大家姑且听听,但千万别往心里去。
从反驳者的观点和心态来看,应该是一位中年人。因为TA觉得一日三餐才是王道! 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就是年轻人、中年人,以及体力劳动者需要一日三餐,甚至一日四餐,因为消耗卡路里多。 而针对儿童、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们,还有一些辟谷养生、空腹排毒等人士,他们是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一日多餐、一日两餐、一日一餐的训练与进食的。 一句话:一日吃几餐,营养平衡和能量平衡才是王道。因人而异,不可以用自己的体会去指导他人的生活方式。
最后再明确一下“餐”的现代营养学概念: 根据自己的体质和营养需求,确定自己在适当的时间,摄取适合自己当时所需的营养。可以是7大营养素的全部,也可以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只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