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巴尼游记1 – 首府

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游记

第一章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一个国家的首都,一个州的首府自然是地盘最大,人口最多,最富裕的地方。

如中国的首都北京, 上海市省会上海, 浙江的省会杭州, 广东的省会广州等等。无一不是该区域内最富有和强大的地方。就连西部地方, 成都也是四川最繁华的地方, 西安自然是陕西最富有的地方。

大就是美。高就是强。富就是好。我以往一直都这样认为。

可是一到了北美, 这个固有观念便被击得粉碎。

比如说加拿大的首都并不是那最繁华的大城市多伦多, 而是人口不足100万的小城市渥太华。

密西根州的首府不是底特律,而是名不经传的兰辛。

让我大跌眼睛的是纽约州的首府也不是”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的纽约市。而是以前根本没听说过的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奥尔巴尼。

第二章

早上8:30从多伦多出发,过了英美战争的著名的战场queensway海关,沿着95号高速公路冒着四月份的白茫茫的大雪,一路足足开了6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纽约州的首府奥尔巴尼市。

刚到郊区的时候,心里挺失望的。城市破破的,旧旧的,两边的房子矮矮的。

资ben主义的象征的摩天大楼在哪里?资ben主义象征的繁华大街在哪里?资ben主义象征的花红柳绿又在哪里?……

我睁大着双眼在寻找着,看到的只有一片失望……

有的只有窄窄的街道,旧旧的房子。很多房子一看上去就起码有一两百年了。显落出一派落寞的样子。

据说是最富有的资ben主义国家怎么穷成这个样子呢?

一两百年的房子难道不应该推倒重建成现代摩天大楼吗?

这与去年回国看到的中国,真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几乎每一个大城市, 破旧的平房一片又一片地被拆掉,新建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上海的外滩,杭州的钱江新城,成了各位建筑大师大展身手的建筑圣地。各种新型设计,各种高层建筑鳞次节比的推陈出新: 比如说钱江新城的日月同辉,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等等。几乎每一天都能感到城市的变化,感到时代的脉搏在跳动。

就连我所出生的小县城,国家都投入了二十几亿去建设旅游景点: 修复古道,重建廊桥,重修寺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连我以前上小学的只有几百个人的小村庄,所有的房子都重新规划,统一窗户格式统一刷上白墙,在许多的白墙上统一刷上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激动人心的标语。

而奥尔巴尼市只有快到旧城中心的时候,才看到了一些不高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看起来也有四五十年的历史。

第三章

奥尔巴尼市坐落在哈德逊河旁边。

两边都是平原,和一些小丘陵,水土肥沃,水草旺盛,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

很久很久以前,印第安人就在这里,以狩猎为生。

那时候奥巴尼的印第安人的部落的名字非常难记,又长又难读,叫Pempotowwuthut-Muhhcanneuw,总共有25个字符长。意思就是Mohican的火种。他们属于Mohawk族,是Iroquois Confederacy的5个种族的其中一个。

公元1612年的时候, 荷兰人慢慢的从印第安人人手中买下土地,在这里开始建立了第一个安居地settlement。

而同时期的中国,是属于万历皇帝神宗朱翊鈞执政的时期。当荷兰人开始在奥尔巴尼开拓殖民地的时候, 万历皇帝开始了著名的20年不理朝政, 从此“不郊、不庙、不朝、不 见、不批、不讲”.

这后面还有一段有趣的关于万历皇帝的秘闻:

据说万历皇帝想要立宠妃的皇三子为太子,但这一想法遭到群臣的反对,大家认为废长立幼是不合宗法礼制的,为了社稷,应当立皇长子为太子。

在与大臣的争执中,万历没有他爷爷嘉靖的手腕和气魄,斗不过群臣,最后心灰意冷,消极应战,从此之后的20年里不理朝政。

在公元1662年的时候,荷兰人把这个土地转让给英国人,变成了英国人settlement.

在英国人在北美大陆不断地从沿海向内陆挺进,不断的从印第安人手中取得土地变成殖民地的时候。而同时期的中国处于明朝末年时期,北有清朝虎视眈眈,南有倭寇烧杀抢劫,还有穷得没饭吃的农民李自成起义,大陆烽烟四起,人民流离失所,朝廷自顾不暇。

当时的中国大陆百姓苦啊。

而同一时期,英国在奥尔巴尼建立了城市,修建了公路,建设工厂,引进了火车,经济蒸蒸日上,人口日益增长。引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搭上了时代的脉搏。

一方面是落后的封建社会,一方面是新兴的资ben主义社会,北美和中国的生活和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

没想到江山轮流转,30年河东30年河西。

21世纪的后半期,因为全球化的原因,工作机会渐渐的转移到了低成本的地方,比如说中国和印度等第国家。

现在轮到了中国经济蒸蒸日上, 而奥尔巴尼的经济增长像铁锈带一样停滞不前了。

……

到底什么在主宰着这一切变化?

难道这就是命运吗?

下一个三十年又会是什么样呢?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来机器主宰的世界又会是怎么样?

第四章

等丫丫和乐乐睡着之后,我睡不着了,穿上衣服,溜到了楼下的酒吧,点了一杯可乐,开始写今天的游记。

挑了一个靠窗的位置。窗外小雨淅淅的,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静悄悄的。

而酒吧里面的人很多,大家喝点酒, 在聊天。

靠着窗,喝着可乐,构思着游记。这是我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

也是文笔最喜乐的时刻。

比较晚了,酒吧就要关门。

去付钱的时候,酒吧伙计说不用付了,算我请客。祝你晚上睡个好梦。

几杯可乐没多少钱。但这种来自陌生人的温暖感到特别的温馨。这种温馨时不时的会让你感到世界是那么的温暖。

比如说在街上坐公共汽车忘了带零钱,旁边的陌生人帮忙把车票买了。

比如说走门的时候,在我前面的人把门开了,不是自顾自的进去,而是把手档在门上,防止门关了,等我到了接手了才进去。

比如说车子由于灯没关没电池了开不起来了。跑过来问需不需要帮忙,然后拿cable boot start把车开了起来。

温馨的人际关系在北美是非常普遍的。让人感到非常的温馨。这种温馨的感觉,彻底让我颠覆以往对资ben主义的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的印象。

北美的资ben主义也发展了很多年,有他追寻公平正义的一面:比如说避免资源全部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里,而是尽量把资源分散到各个城市里面去,把省会或首府建立在小城市,把税务中心分散到另外一个小城市里,还有把一些大学建到乡下去,比如说康乃尔大学等等。这样子更多的人就能分享资源,大家能平均发展。对整个社会公平更有利。

在酒吧里,胡思乱想,发散性思维伴随着优美的四处飘……

对酒当歌,人生当浮一大白。

丫丫爸爸2019年4月于奥尔巴尼

如想看更多丫丫爸爸的博客文章,请点击以下链接: 丫丫爸爸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