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作用与移情心理学

移情是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最早由佛洛依德提出。移情是指患者的欲望转移到分析师身上而得到目的的过程。这关系到病人所关注的典范。也就是说心理学分析所认为的移情,实际上是讲患者在童年时对一个客体的情感,这个客体尤指父母,在治疗过程中转移到另一个客体或另一个人身上,通常这个人是病人的心理分析师。

 

移情作用定义

审美活动中主体情感移置于对象,使对象仿佛有了主体的情感并显现主体情感的心理功能。 简言之,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好像自己欢喜时,所看到景物都像在微笑, 悲伤时,景物也像在叹气。

 

曹雪芹《红楼梦》“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回中,林黛玉所感喟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移情诗句,是由于她“伤春愁思”的心境和“葬花伤己”的联想的联合作用下而产生的。

 

总而言之,诗歌创作的“移情”作用是诗人或诗中主人公的意识形态对于客观现象和社会、自然现象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既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内心感情的联想和人的特殊心境的作用的反映和表现,又是二者联合作用的结果。“移情手法“的运用,使得诗中的客观物景充溢着感性生命形态的颤动和美丽,使得诗人眼前景与心中意融为一体,超感性而又不离感性。诗歌之所以会长时期焕发出强有力的艺术魅力,“移情手法”的巧妙运用功不可没。

 

在心理学中,亦有移情作用此概念。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以偿的情感需求,希望从关系中得到满足。

 

来访者所表现出来的移情频度较多的是:依存性(依恋),恋爱情感和两面情感。

 

依存性(依恋)

 

人都有依恋、依赖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年龄、学历、教养程度或人种而存在。有的时候,这种感情可以作为双亲的代偿(依存的对象)而转移到咨询者、教师、医师、上司等的身上。但是,并不一定说所有的依存都是不好的,如希望依存于父母(不想被遗弃),所以就好好听话,并长大成人。同样,依存于咨询者,就能听进咨询者的话。如果没有依存感的话,可能也就不会来咨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依存在来访者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体验。

 

恋爱情感

 

移情表现比较多的另一现象是恋爱情感问题。“老师,我喜欢你,你也爱我吗?”,“我想和你保持私人交往”等就是一种接近恋爱情感的例子。如果咨询双方是同性的话,会产生一种类似于朋友关系、亲子关系或同胞关系的情感。

 

如前所述,对于这样一些情感并不是说必须给予解释,也不是必须让来访者从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这样的阳性转移,有时则可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所以说,这种爱的情感也存在着程度的问题:如果这种情感可以促进来访者的心理成长的话,就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如果这种转移的程度过强、转移量过多的话,就可能成问题了。

 

两面感情

 

移情表现频度较多的第三种现象,是两面感情,如爱与憎、想接近又想回避、相信又不相信这样的相反感情的同时转移。

 

如果咨询者能比较妥当的处理好来访者的移情的话(即不产生对抗移情,并让来访者意识到移情),来访者就可以从不安和罪恶感中解放出来,并更加信赖咨询者,从而通过移情而经历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的学习和识别。

 

移情的三种主要方式

 

自19 世纪末期移情现象被发现以来,移情这个概念已历经了许多版本,目前在什么是移情以及如何最优地处理与理解移情等问题的认识上,有着许多来自不同流派的观点。理解移情的这些不同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经典精神分析(Freudian psychoanalysis) 所持有的传统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移情是以俄狄浦斯(Oedipal)事件为核心的早期内在冲突的再次体验。俄狄浦斯事件是儿童处理他们同父母关系中的愿望、幻想和恐惧时所经历的性心理冲突。在这里来访者对治疗师的反应类似于他们对俄狄浦斯期某一人物的反应。移情便是满足早年直接指向父母的需要的这种愿望,但它还处于潜意识之中,并常常引发内部的冲突。这些针对治疗师的感受既可能是非常消极的感受,也可能是以性为主导的积极感受。治疗师成为了未满足的愿望或者冲突的愿望的对象(Scharfman 1992) 。

第二类是来自精神分析的关系学派(relational schools)的观点,其中包括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 学派、自我分析(ego-analytic) 学派以及人际(interpersonal) 学派。

 

这一观点认为移情是对早年重要关系的重复。在治疗中,那些早年关系中的感受、幻想和行为被重新激活,并在与治疗师的关系中得以重新体验。这一观点更加强调在特定的养育环境中原始反应的适应性功能。它认为原始反应在自我保护、对儿童自尊的保护或者改变环境使其更可忍受等方面曾经是适宜的。由千移情被看成是早年生活中关键关系模式的再激活,因此对于治疗过程来说移情至关重要(Grant 1997; Grant 和Crawley 2001) 。

第三种观点也是最近的观点,它由把移情看做一种歪曲的观点发展而来……主体间学派(intersubjective schools)认为移情是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作用的一种过程。

 

主体间的现实是通过双方意识层面及潜意识层面的努力而“共同建构”的。治疗师的工作就是帮助来访者理解他们共同建构的现实。来访者慢慢地融入治疗关系中,而这将帮助他们重建内部的主观世界。这里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来访者如何体验那些在自己的心理组织指引下的关系。与其他观点相比较,这一观点更加强调移情是一种全人类通用的组织活动。